最近小编在追剧,朱丹主演的《金牌律师》。最后在争夺孩子小宝的抚养权一案中,揭秘了一件小宝继母林仪年幼时曾遭遇冷暴力的事件。林仪曾因为童年长期遭遇继母的冷暴力,而得了重度抑郁症,且试图撞车自杀。且剧中也演了几个林仪冷漠对待小宝的场景……“冷暴力”一词引起了我的注意。
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是冷暴力?百科释义: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种,其表现形式多为冷淡、轻视、放任、疏远和漠不关心,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。我们一般认为冷暴力存在于婚姻关系中,其实不然。在亲子关系中,很多时候家长的情不自禁的行为,对孩子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冷暴力,且将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。
什么样的行为是对孩子的冷暴力呢?他们又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?我们看看这几个场景。
一、回了家一句话都不想说,对孩子子热情的问候也爱答不理。
现在不少父母因为工作压力大,回到家很累或者是还要忙自己的工作,无意的就忽视了孩子的呼唤,有的干脆就是对孩子不耐烦,故意装作不存在,不注重孩子的精神需求。孩子在受到忽视后,往往会选择淘气或者搞破坏等行为来吸引你的注意,如果家长还是不理孩子或者大声呵斥孩子,久而久之,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孤僻、不合群,疏远亲子关系。
二、当孩子犯错了,把他关起来,或是不理他。
孩子淘气捣蛋,或者是犯了错,不跟孩子及时沟通他的错误行为,也不进行教导而是冷漠的对待他的错误。比如直接把孩子关小黑屋以示惩戒,或是孩子试图跟你道歉的时候也不理孩子。这么做孩子很容易没有安全感,也不清楚到底自己该怎么做,会导致孩子胆怯和自卑。
三、与孩子玩耍的时候心不在焉。
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都会处于这种状态,看着电视,低头看着手机,看起来在陪伴孩子,实际上是心不在焉的应付孩子。别认为孩子还小,其实他们就是在天天的学习大人和模仿大人。他们会模仿这种与人相处的行为模式,从而形成不良的社交习惯,长大后会用这种模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家人。
四、不分青红皂白的对待孩子。
不少家长不愿听孩子解释,而是按自己的思维曲解孩子。比如孩子打破杯子,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责骂,却不知道孩子是看你生病,想倒杯水给你喝。总被曲解动机,孩子会变得过于敏感,影响日后的人际关系。
五、对孩子提出的建议或者想法冷淡或拒绝。
当孩子满怀热情的跟你说一些小建议或者想法时候,你可能是自己心情不好或者就觉得小孩子懂什么,就敷衍过去,或者是拒绝孩子的建议。但是孩子感受到将是父母不爱我了吗?我做错了吗?这样会让孩子内心受挫。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。
说了这么多可能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亲子冷暴力,希望家长们审视自我,改变自己日常中的行为,阳光,积极,正面,专注的陪伴和引导孩子!